《题画》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宾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板桥《题画》文言文翻译
1.郑板桥题画译文“郑板桥集”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译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
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2.郑板桥题画译文郑板桥题画诗很多,不知你要哪一首。
郑板桥题画诗赏趣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长于画竹,也善于在画中题诗以抒情表志。细细揣摩板桥的题画诗,其意蕴深长,不由得叫人击掌叫绝。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灾济民的事而得罪了上司,他不愿与贪官污史合流,于是决定弃官回乡。临走时,潍县的士绅、百姓盛情挽留。郑板桥心情激动,当即画了一幅竹子留赠,这首诗就是题在上面的,表现了诗人两袖清风、退隐回乡的决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为官清正,也颇有政绩,就是因为难以向清代官场作风妥协而一直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然而,山东巡抚包括却十分地尊重与支持他。郑板桥便画了几竿竹子、提了几句诗相赠,以表知己的相识之恩。“躺在书房听到风吹动竹子的萧萧声,疑心那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呻吟”,足见诗人对民众的体察入微、对灾民的深切关怀。诗是赠予上司包括的,无疑也寄托着作者的希望。一位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吏,能有这样的心肠,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竹子扎根在破岩之中,任凭东南西北风的折磨打击,它依然坚定不动摇。诗人以“咬定”“立根”等朴素的字词,生动地刻画了竹子的坚强性格,还有它那无视环境压力的豪放气概。赞美竹子坚韧的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抱负和志向,体现了他不拍打击、不畏风浪、不随波逐流的风骨与节操。
3.文言文【题竹】郑板桥翻译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日光月注释①篁:竹子.②棂:窗格子.用围屏骨架改作为窗棂比一般窗格宽大,可以映出完整的画面.译文我家有茅屋两间,屋子的南面种了竹子,夏天刚刚长出的竹子,十分的绿,绿荫照着人,放一个椅子在绿荫中,十分凉快.在秋冬季节,拿来围屏的骨架,把两头砍去.横着放当作窗格子,用一样薄的白纸糊在上面.感觉风也温和了天也暖和了,冻僵的蝇虫撞在窗纸上,发出冬冬的声音.那个时候,一片竹影十分凌乱,难道不是一副天然的图画吗!所有我所画的竹子,都没有拜师学艺过,都是在纸窗,墙壁上所见到的竹子和白天与晚上所望见得画出来的.。
4.求板桥题画翻译开头为[三间茅屋、十里春风原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烦人的俗事,面对知心的好友,为有这样难得的闲适的日子而感叹.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5.翻译:郑板桥题画二则(一)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①,绿阴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③;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④,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⑤,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⑥,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hu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②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
阴,同“荫”。③窗棂(lng):窗上雕花的窗格。
④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⑤于时:那时,当时。
⑥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二)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①,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③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④哉!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注释:①勃勃:旺盛貌。
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②倏(sh):忽然,迅速地。
变相:样子改变。③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
④云乎:语末助词。练习题:一、解释加点的词1.置一榻其中()2.无所师承()3.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4.趣在法外者()二、翻译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三、第二则短文谈到了“眼中之竹”、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四、作者通过这两则短文告诉我们“师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_____更重要。
参考答案:一、1.放2.没有什么3.都4.情趣二、1.这时窗纸上映出一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2.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三、“胸中之竹”“笔中之竹”。
四、有实际观察能力,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加以艺术的酝酿与提炼。《题画二则》翻译:(一)我家有两间草屋,屋子南面种竹子。
夏天,新竹丛生,绿色的竹荫照在人身上,在竹园中间放个竹榻,十分阴凉舒适。秋冬之际,取来围屏的骨子,截去两头,横放窗上作为窗格,用均匀洁白的薄纸糊上。
风和日暖的日子,受冻的苍蝇碰在窗纸上,咚咚地像敲小鼓。这时,窗纸上映出二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竹子,并没有老师传授,大多得之于纸窗与白壁上、日光与月影中罢了。
(二)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都浮动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看了这样的诗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画竹的兴致。
其实胸中设想的竹,并不是眼里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开纸,落笔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图像,手里画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设想的竹子了。
总的说来,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可作品出现的情趣却超出了法则之外,这是精妙的灵感啊。岂止作画是这样呢。
6.郑板桥题画三则原文1、原文余家有茅屋二间。
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
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
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
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
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2、译文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西都种着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
到了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待到风和日暖,冻得半僵的苍蝇又飞动起来,撞到窗纸上,咚咚咚地发出敲击小鼓的声音。
这时,窗纸上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图画吗?我所画的竹子,都没有老师的传承,多数是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啊。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
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
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
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思念故乡的样子。
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
又一年,长得更加茂盛。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
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与伴烟霞。”
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
3、赏析这三则画题,是由郑板桥种竹、养兰、写竹、画兰的心得,虽非严思宏论,却自有其深彻独到之处,当细细品味。4、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扬州八怪”之一。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
有《板桥全集》。

~

  •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原文_翻译及赏析
  • 答: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明代·沈周《题画》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古诗三百首 , 题画 , 写景写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拄著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

  • 袁枚的题画 赏析?
  • 答:题画 出自:清 袁枚 原文: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意思: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笼罩着宁静的村庄,河边桃花灼灼,就像那绯红的轻云飘在上空,连那水里的倒影也是绯红一片!对岸萋萋芳草地,那放牛的牧童也不知到哪寻找小伙伴了,牛背上还栖息着一只鸟,生活是多么宁静、...

  • 题画三则文言文翻译
  • 答:1.郑板桥题画三则原文1、原文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

  • 《题画》的诗意是什么?
  • 答:白话译文:村落傍晚天还很晴,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牧童到了什么地方去?牛背上一只鸥睡着了。《题画》清 袁枚—原文: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清代诗人袁枚的《题画》诗,在诗人引领下,画上的景物清晰似在眼前:夕阳眷顾着清澈的水岸,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正艳的...

  • 题画 李唐 诗句翻译
  • 答:题画的诗句翻译是:题画 作者:李唐 原文: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译文: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少艰难。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

  • 《题画》全文翻译
  • 答:翻译如下: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

  • 菩萨蛮·题画原文_翻译及赏析
  • 答: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清代·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菩萨蛮·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婉约 , 题画 , 写景荷花 注释 ①澌:解冻时...

  • 袁枚的《题画》的翻译!急急急!!!
  • 答: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翻译 : 村落村落傍晚天还很晴,桃花倒映在水显得更加鲜艳。牧童到了什么地方去?牛背上一只鸥睡着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 苏曼殊的《题画》如何翻译
  • 答:海天空阔九皋深,飞下松阴听鼓琴。明日飘然又何处,白云与尔共无心。我不字对字的讲了,串讲一下大意,光是字对字说明不了诗中的含义。这首诗作者是用借喻的手法说画中的白鹤的,海天空阔九皋深,飞下松阴听鼓琴 九皋,是曲折深远的沼泽,是白鹤栖身的地方,寓指隐居的高人贤士隐居之地。传说中...

  • 郑燮 题画 翻译
  • 答:我家有草房两间,屋的南面种有竹子。夏天,新的竹子刚刚长出嫩叶,苍翠碧绿,光亮照人,在秋冬交替的时节,拿来屏风的架子,去掉两端,横起来安放,把它作为...在风和日暖的时候,受冻的苍蝇碰在纸上,发出冬冬的像敲打小鼓的声音。在那时,纸上映出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这不是一一副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

    [题画竹] 戴熙 译文 - :[答案]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戒骄)全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虚心好学的品格与扎实学问的根底,必将有所作为,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郑板桥画竹》翻译 - : 原文: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翻译:我家里有三间茅草屋,南面种着竹子,夏天新竹刚刚开花,绿色的阳光照进来,在里面放一个小床,非常凉爽舒适.秋天冬天,取围着的屏风的骨子,端掉两个头,横着放当作窗棂,用薄的洁白的纸糊上,风和太阳暖,冻着的苍蝇碰到纸上,冬冬的作小鼓的声音.这时候一片零乱的竹子影子,难道不是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竹子,没有老师的教授,大多数是从纸窗户白墙壁太阳光月亮影中得到的.

    《题画竹》的翻译,快 - : 译文 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西都种着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到了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

    [题画竹] 戴熙 译文: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戒骄)全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虚心好学的品格与扎实学问的根底,必将有所作为,定会成就一番事业.有这句话也可以的 用这个也可以

    惜花春起早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 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明代·唐寅《惜花春起早》 惜花春起早 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

    求板桥题画翻译开头为[三间茅屋、十里春风………………] - : 原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

    相关主题

  • 文言文郑燮《题画》
  • 《题画》古诗
  • 文言文翻译转换器
  • 郑板桥《题画》赏析
  • 题画山水障翻译赏析
  • 郑燮《题画兰》
  • 袁枚《题画》译文
  • 题画沈周古诗阅读赏析
  • 袁枚《题画》
  • 《题画》袁枚的诗意
  • 题画原文及释义 清 袁枚
  • 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 《题画》古诗注音沈周
  • 《千字文》原文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原创,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水果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