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茅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睭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C.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D.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博”,意为学问渊博,后来清代科举设博学鸿词科,亦称鸿博。

  B. “部曹”,汉代尚书分曹治事,魏晋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明清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

  C. “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破格提拔,是不合法度的。

  D. “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潘耒很有才干。他天生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后来参与朝廷《明史》的编辑修订。

  B. 潘耒敢于直言。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进言被视为逾越职权的做法是错误的,请求放松禁令,让群臣能够进言劝谏。

  C. 潘耒事母至孝。当初被征召时,他以母亲年老推辞;被授予官职后,三次上书吏部请求归乡奉养老母;母亲去世,他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

  D. 潘耒敬重师长。他年少时于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潘耒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的著述,思想上师承顾炎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 “弛”“俾”“罔”)

  (2)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 “以”“齿”“傲睨”)

  【解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语法分析法,排除错误选项,找出答案。各选项第一处断句,或在“总裁”后,或在“言”后。“上书总裁”句意完整,“言”当为“要义八端”的谓语,因此只能在“总裁”后断开,不可在“言”后断开。排除B、D。“总裁善其说”,“善”是意动用法,认为……善,“其说”是“善”的宾语,因此必须在“其说”后断开,不可在“善”后断开。故选C。

  11. C项中“不合法度”错。超擢:意思是指升迁;越级提升。是合法度的.。

  点睛:文言文中的文学常识注重平常的积累,在高中阶段要注意下列六个方面的知识积累: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六、表示时间的词。

  12. D项中“思想上师承顾炎武”分析不当。顾炎武主张复古,潘耒却主张变革。

  13. 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在翻译是要注意下列字词:“弛”“俾”“罔”“以”“齿”“傲睨”。

   参考译文:

  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天生异常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史》。他曾给总裁上书,提出编纂史书的八个重要原则:“应当广泛搜罗采集,考证精当;分工明确而主旨、体例统一;书写历史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发表议论要公正;所记时间要长,文字要简短。”总裁认为他的观点很好,让他撰写《食货志》,兼及其他纪传体史书,从洪武以下五任皇帝的史稿都是潘耒修编定稿的。不久担任皇帝身边的日讲起居注官,修订《实录》、《圣训》。潘耒曾应皇帝的诏命进言,说:“向皇帝进言自古就没有专门的职责,梅福凭南昌尉的身份进言外戚,柳伉凭太常博士的身份进言程元振,陈东凭太学生的身份攻讦六贼,杨继盛凭部属的身份弹劾严嵩。我朝有旧规定,京官允许向皇帝进言。从康熙十年宪臣上奏请求停止后,凡不是言官却向皇帝进言的都视为逾越职权。皇帝您目明耳聪,应当引导群臣让他们敢于进言。现在竟然下令禁止,难道这是安定兴盛的朝代所应该做的事吗?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这样做对于这些人是很不利的,但是对于国家却非常有利。那些在朝廷外做地方官的,遇到地方上有大的利益与弊病,允许他们上奏。水旱灾荒,州县官要向上报告。像这样,那么民间百姓的疾苦就都知道了。”又请求允许台谏官可以根据传言进谏,有能够奋力抗击奸恶邪僻的人,可以不按照规定越级提拔,来振作敢于进谏的风气。康熙二十三年,主持礼部考试,被称誉为善于得士,名声更加显筹。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非议的声音渐起,因行事浮躁的罪名而降职外调,于是归乡。

  潘耒性情诚挚纯厚,当初被征召,他以母亲年老推辞,没有被批准,于是赴任。被授予官职之后,三次上书吏部以自己是独子请求归乡奉养母亲,最终没有被批准而无法归乡。等到母亲去世守丧时,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年少时求学于同郡的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所著的书籍,对老师的感情很深。康熙四十三年,皇帝南巡,潘来恢复原来的官职。大学士陈廷敬想推荐起用他,潘耒极力推辞而作罢。潘耒平生嗜好山水,登高赋诗吟咏,名流常被他折服。著有《遂初堂集》。又沿袭顾炎武《音学五书》而写了《类音》八卷。顾炎武主张复古,潘耒却主张变革。当时博学宏词科以史才被称道的,汪琬、吴任辰及潘耒最为出名。



~

  • 《清史稿》中纳兰性德和曹寅的列传分别是哪一篇?
  • 答: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 之纳兰性德传 清史稿.文苑二 曹寅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4)
  • 答:既以安其反侧,亦藉其威力,以镇抚四方。故一时诸将吴虔裕、蔡审廷之徒,数从征讨,咸有劳绩焉。若马令琮守河内,储兵食以迎王师;解晖击湖南,冒锋镝以禽敌将:此忠荩骁果,尤可称者。汉徽之疾危辞药,藏英之为亲复仇,亦皆一节之美。惟张勋嗜杀,晋卿冒货,虽立威著勤,所不取也。

  • 文言文阅读赵璜答案
  • 答: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欢乐颂1718 2022-10-17 · TA获得超过14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赵璜,字廷实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 王铎字昭范文言文阅读
  • 答:2. 文言文王璨,王羲之的翻译及答案(阅读风暴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年),绫本,楷书、草书。凡32行,其中楷书13行,草书19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1厘米,横...

  • 文言文阅读《清史稿李卫传》
  • 答:会一母年七十馀,疏请终养。上知会一 7. 历史上的李卫真的是高大还是瘦小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1686—1738 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南铜山 今徐州市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 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

  • 李杜列传文言文阅读
  • 答:3. 沈德潜,清史稿,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清史稿卷第三百零五列传第九十二沈德潜传 【原文】 沈德潜,字碻士,江南长洲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试未入选。...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和观测证实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 6. 高考文言文阅读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原文和翻译...

  • 李绂文言文答案
  • 答:3. 《寒号虫》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原文: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 四足,有肉翅。其粪即五灵脂。 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元·陶宗仪《辍耕录》)译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它有四只脚,一对肉翅,但不能飞。

  • 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 答:(节选自《清史稿·郭传》)【注】①汛地:军队驻防之地。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②输:运输。:同“挽”。③折色:旧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

  • 赵咨清简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1. 赵咨清简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 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 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

  • 文言文翻译顾炎武字宁人
  • 答:康熙十七年,朝廷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纂《明史》,大臣们争相举荐他,他誓死不从。 2.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节选自《清史稿·顾炎武传》)17。 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见明香多故 故:(2)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 兵:(3)炎武自负用世之略 负:(4...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阅读答案 - : 1. 答案应兼有第③段的有关资料的后文的相关内容.如:从资料中找不到成群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而现在一些雀鸟为了生存居然改变了习性. 2. 读懂第④段内容回答,答案应立足于本段,不能发散到前后文.如:在农业区能够保持种群的雀鸟不是靠吃虫子而生存的.又如:成群的雀鸟已没有虫子可吃. 3. 如:不能.(1)成群的雀鸟吃植物的嫩芽,就会遭到人类的大量捕杀,最终难逃灭顶之灾.(2)成群的雀鸟吃植物的嫩芽,会导致大量植物的灭绝,没有食物的雀鸟最终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4. 扣住“怎样保护生态平衡”来回答,如: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只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任意破坏自然界的食物链.

    漫啜秋光浓似酒的阅读答案 - : 《漫啜秋光似浓酒》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静,文章首先采用视觉和嗅觉描写美丽秋景,然后引出秋光中一个背柴老人,进而想起祖父的身影,衬托祖父形象,和祖父互为印证.说明像他们这样勤劳、坚 持、存耐心的人,才会收获人生的丰收,得到温暖.写出了祖父对生活中的苦难绝不屈服的精神.启发我们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渡过难关, 才能获得人生的乍收.

    《两个电话》的答案 老王愣住的原因 - :[答案] 因为寒流到来时 他一心只想着儿子 却把母亲给忘记了 而母亲却打来电话问自己 所以他愣住了

    现代文阅读《赝品》(含试题) - : http://search.zxxk.com/ShowType.Asp?Action=List&TypeID=1&ChannelID=13&ClassID=675&page=2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二单元单元自测的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荷包蛋第一题 文中三次吃面的过程都是按( )→( )→( )→( )的顺序来写的 - :[答案] 父亲让孩子选面,孩子的选择,吃面,父亲教育孩子

    相关主题

  • 《清史稿》目录
  • 清史稿何道深全文及翻译
  • 明史 列传七十一翻译
  • 清史稿版本
  • 清史稿朱休度翻译
  • 清史稿列传七十一施世骠
  • 清史稿电子版
  • 清史稿txt
  • 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翻译
  • 七十二列传篇目
  • 清史稿阅读原文及翻译
  • 清史稿原文
  • 清史稿目录详细
  • 清史稿详细目录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原创,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水果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