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才旦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古文中的“子”是什么意思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2. 同本义 [baby;infant]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

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

——《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居然生子。

——《诗·大雅·生民》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子者,父之合也。

——《春秋繁露基义》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荀子》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child] 孀妻弱子。

——《列子·汤问》5. 又 有子存焉。6. 又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

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

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son] 无子,有女二人。——唐· 陈玄祐《离魂记》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

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11. 子孙 [descendant]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石崇《王昭君辞》14. 人的通称 [person]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literate and officialdom (in feudal China)]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man] 子年少。——晋· 干宝《搜神记》而独不足子所乎。

——明· 刘基《卖柑者言》子之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master]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the first of the elve Earthly Branches]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尔雅》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

——《西游记》25. 又如:子夜26. 专指女儿 [daughter]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

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 明· 陈与郊《文姬入塞》27. 又如:子媳(女媳)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with the surname]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非郑尹而快孙子。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29. 姓1. 小 [ *** all]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 突厥。

——《资治通鉴·唐纪》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3. 嫩的或易咀嚼的 [tender]。如:子姜4. 幼小 [young]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 曹操《四时食制》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subsidiary]。如:子公司 〈动〉1. 通“慈”( cí)。

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love]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

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

——《礼记·缁衣》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 柳宗元《封建论》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3. 收养为子 [adopt as son]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太子。

——《史记·卫康叔世家》4. 结果实 [bear fruit]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serve one's parents with filial devotion]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副〉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only]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也子强如你,但衣食。

——《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1. 相当于“虽然” [though, although] 老子老呵,犹兀自万夫难敌。

——杨梓《敬德不服老》2. 又如:有子有(有虽然是有;虽则有)1. 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you] 陈亢问于 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论语》。

2. 子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里

1.古人表字 如孔子又如司马迁:字子长 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十一月乾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

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

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

——《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

——《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幽也。

——《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

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

——《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

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

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

——唐· 陈玄佑《离魂记》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

——晋· 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

——《尔雅》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

——《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

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 明· 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

——《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

——《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形〉 (1) 小。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 突厥。

——《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如:子姜 (4) 幼小。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如:子公司 〈动〉 (1) 通“慈”( cí)。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

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

——《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 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

——《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1) 相当于“虽然”。

老子老呵,犹兀自万夫难敌。——杨梓《敬德不服老》 (2) 又如:有子有(有虽然是有;虽则有) 〈代〉 (1) 。

3. 古文中的“子”有哪些意思

〈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十一月乾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

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

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

——《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

——《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幽也。

——《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亲之成其子也”。

——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

(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

墨,动词,染黑。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

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佑《离魂记》 生二子,长永绶,贡士;次永康(袁可立祖),生五子。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

——晋·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地支的第一位。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

——《尔雅》 (袁可立)戊子(1588年)举于乡,己丑成进士。——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

——《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

——《诗·大雅·大明》。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明·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形〉 (1) 小。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

如:子姜 (4) 幼小。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如:子公司 〈动〉 (1) 通“慈”( cí)。

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天迪从子保。

——《书·召诰》。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唐·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 诚信);子惠(惠爱 百姓);子育(抚爱养育 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 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 太子。

——《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

——《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

——《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连> (1) 相当。

4.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 古文中的“子”有哪些意思
  • 答:子女;特指孔子;对成年男性的尊称;

  • 子在古文中的意思
  • 答:有5种意思:1/婴儿;2/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公,侯,伯,子,男;4/利息;5/地支的第一位。又可以是以前12时辰之一。古汉语当中的一个词,尽管义项繁多,但当它进入句子,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所以解释代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

  • 子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答:通常指孔子,有时指曾子 孟子等

  • 古文中汝,尔,子,君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 答:古文中汝,尔,子,君各自代表的意思如下:1. 汝: ①<名>河流名。在今河南省。②<代>你;你们;你(们)的。③<代>这(样);那(样)。④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缀。⑤兼词。同“耳”,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2. 尔: ①<代>你;你们;你(们)的。②<代>这(样);那(样)。③<名>...

  • 文言文中君和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 答:君,jūn,尊也。从尹,发号,古文象君坐形。故从口。表示的意思: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子, zǐ,有多种...

  • 在文言文里子是什么意思
  • 答:回答:1. 衣、冠、履等的内层。 《红楼梦》第五二回:“ 晴雯 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的大小一个竹弓钉绷在背面。” 茅盾 《子夜》九:“女的是一身孔雀翠华尔纱面子,白印度绸里子的长旗袍。” 2. 比喻事物的本质。 《老残游记》第九回:“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里子都...

  • 文言文曰、乎、吾、乃、甚、子、若、绝现代文中的意思
  • 答:曰:现代多为说的意思 乎:叹息词,类似“吗”吾:现代为我之意 乃:连词,多为“于是”的意思 甚:状语,类似现代“更加”的意思 子:古代可以为孩子,也秦之前多指女人 若:如果的意思 绝:一般与现代的“穷尽”“断”意思接近 更多意思要依据语境加以分析。

  • 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 答: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子”还有另一种含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书卷气十足的人或一些书本上的内容。在一些文言文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子虚乌有”的用法,这种用法表达了人物或事件虚无缥缈的意境。另外,“子”还可以用于表示谦虚或自谦,比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表明作者虽然不特别了解...

  • 儿文言文的意思
  • 答: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2. 文言文的意思 鲁人执竿 从前,鲁国有个人要把长竹竿扛进城去。到了城门口,他无论怎么办都带不进去。他先是把竹竿竖着拿,可城门...

  • 子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里
  • 答:如果没记错的话,子还可以解释为小子,《鸿门宴》里面有一句是: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就是那小子的意思!别的意思别人已经说了,我不重复了

    文言文中,“子”“某”分别是什么意思: “子”:(1)儿女;儿子(2)专指儿子(3)专指女儿(4)继承人;后继者(5)尽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某”:谁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子是什么意思 - : 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压折树枝.这里的“子”是李子的意思,文言文中是说,王戎和一众小伙伴在路边玩耍,看见路旁李树上结有许多李子,压折了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去采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个确实如此.

    文言文中子的现代中文意思是什么 : 子 释义 zǐ①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

    文言文中子的现代中文意思是什么: 麻烦用一句话,子的意思好想挺多的啊.要结合语景啊

    曲名中的“子”是什么意思? - : “破阵子、江城子、南乡子、南歌子”该是说:本词牌是“破阵、江城、南乡、南歌”中的其中的一部分类样,而不是全部的以及整体的;犹如龙生九子,此中只道及其中的个别的龙子而已.

    说文解字中“立”和“子”的意思帮忙翻译下 - :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力入切〖注〗臣铉等曰:大,人也.一,地也.会意. 直接翻译好像不好译,我解释一下吧.“住也”是对立的解释,立就是住;从大立一之上,就是说是大立在一上;凡立之属皆从立,就是说凡是...

    文言文中“子言”是什么意思?用于男性还是女性 - : 看上下文.古文,子可以指男子,也可以指女子.

    文言翻译中“子”必须翻译为“您 ”吗?: 当然不一定,我觉得在文言文中,子字并不全是敬称,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身份平等的称呼,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的"子"字,就是"你"的意思,不可能翻译成“您”.还有楼上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不能翻译成“您”的意思,论语中的子,大部分是对孔子的敬称.所以总的来说,要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判定它的意思 你还可以到这里边看一看 http://dict.baidu.com/s?wd=%D7%D3,里面介绍了子的基本内容,虽然里面有一些是现代文的含义,但古文的意思仍然存在.

    和“子”的意思是什么若所市于人者的“若”和“市 - : “子”在文言文中,常作“你”解释. “若所市于人者”中的“若”,也作“你”解释. “若所市于人者”中的“市”,是“买卖”的意思,这里是“卖”.

    文言文中“子言”是什么意思,适用于男性还是女性? - : 并不是“子”一定代表男的,这要看语境. 我理解,'子曰'有统称之意.当然,很多时候语境不同,所用方法也不一样. “子言”一般情况下就是'这位男士说'或'这位先生说过了'. 学疏才浅,供你参考吧.

    相关主题

  • 文言文翻译在线查询
  • 古今互译在线翻译
  • 文言文及翻译
  • 文言文中文的意思是什么
  • 古文翻译器在线翻译
  • 文言文及的意思是什么
  • 语言翻译器
  • 文言文在线翻译器
  • 《田子为相》的译文
  • 文言文翻译成中文的软件
  • 文言文字的意思
  • 文言文翻译中文翻译器
  • 文言文字意思大全
  • 遴选什么意思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原创,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水果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