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生活背景,及代表作、赏析、

作者&投稿:征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佳答案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有收藏他的一些东西,有时间的话楼主可以去看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2240030_50188423.shtml希望能够帮到楼主谢谢!

说下李煜介绍和作品赏析~

【杂谈】 一、描写帝王家的生活画面 李煜的一首《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真实地反映了宫廷中通宵达旦歌舞狂欢的情景。另一首《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更透露了这位帝王的士大夫气质,词中描写了他是如何尽情享受这种豪华、艳情和闲适的生活的:“重按霓裳歌遍彻。”而这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二、刻画后妃们的神情心态 李煜帝王生活里当然不能没有艳情和女性。在他描写宫廷生活画面的同时,更有对后妃人物的精致描写。像《一斛珠》(“晚妆初过”),从头到尾刻画一个歌女的神态:她如何对着人笑;如何开口歌唱;如何袖掩口,以杯进酒;如何向人撒娇:“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在李煜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词。又一首《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描写同小周后的偷情和幽会。“刬(chan,第三声)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神态毕现。“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坦率深情。李煜往往对妇女流露充足的真情实意,不像一般帝王贵族那样视妇女为玩物。如两首《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铜簧韵脆锵寒竹”),对待所欢,体贴尊重,感情相通。《喜迁莺》(“晓月堕”),等待与怀想所恋之人,它们可能是为大周后所作。还有《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描写对一个老官人的怜惜,表现了李煜对妇女的笃诚之情。 三、抒发心灵上的重压和忧思 李煜身置饱经忧患的南唐末世,国事危殆,惶恐无计。身家难保,寝食不安。他的前期作品自然是愁苦之词多,欢愉之词少。有一组伤逝词,如《谢新恩》六首,虽有残缺,也可看出是怀恋大周后的,如“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同“余”)上苑风光”,“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等。又如《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可能是怀恋羁宋不归的兄弟的。李煜受冯延巳、李璟影响,习惯把满腔心事寄于传统的离愁题材,把万象愁情溶化于具体景物。他最妙的一首词莫过于《清平乐》(“别来春半”),“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意境的深美可说超过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和“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了。李煜更有一类词,把隐藏很深的痛苦,不自禁地倾泻出来。如一首《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直抒胸臆。原来这位诗酒风流的皇帝是那样的孤寂。还有《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精神重压使一个三十多岁的国主是如此苍老啊! 四、表白对人世间的短暂逃避与假想解脱 李煜并非昏聩冥顽,而是十足的弱者,又是一位诗人。他在国危之际,不思振奋,只诵佛不绝。他给自己起“钟隐”、“莲峰居士”外,幻想归隐山林。他有两首题画词,流露出这个可怜人的憧憬。两首《渔父》词,表现他对渔父的“一壶酒,一竿身”快活生活的艳美和“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逍遥心态的憧憬。他经常靠醉梦忘却沉哀,试图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什么“魂迷春梦中”,“纱窗醉梦中”,“笙歌醉梦间”,然而他又何尝于此真正得到过安慰! 五、囚徒生活、精神崩溃的血泪倾诉 李煜入宋以来,变成俘虏,从最高的地位跌至最下的层次,在天堂地狱、苦乐悬殊的对比中,他调动自己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感情、深厚的艺术造诣,全部倾泻于几首小词中。在这几首血泪倾诉的词里,他的思想感情起了变化。他否定过去的梦中生活:“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他辞别过去的繁华歌舞,“挥泪对宫娥”(《破阵子》),投进浩渺无边的愁恨深渊:“多少恨”,“多少泪”(《望江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对曾经眷恋的人生欢愉感到厌烦:“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对人生追求全部放弃:“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历大悲哀,作决绝语。突破词的哀愁风格,喊出自身的血泪衷曲由于李煜在词中体现了人们共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才具备千古不绝的艺术魅力,引起不少后人的共鸣和感发。但若说他的词有什么爱国思想或人民性,那是一点也挨不上的。     部分诗词鉴赏《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此话看来,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相见欢》广为流传。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    这两首词,是后主入宋以后,追恋故国之作。李煜词笔,挥洒自如,以寥寥五句,写人间大悲剧,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凭着他的高度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露得隐而实显,浅而深致。陡然“多少恨”领起全篇,令人惊悚。原来悲恨之源来自昨夜一梦,昔日繁华鼎盛在梦中重现,使梦醒后的李煜格外痛苦,乃至恨声不绝。当年游乐御苑,凤舆銮驾,香车宝马,随从列队,宫女如云,“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袭用成语,浑然天成。李煜后,宋人多效此种技巧。《望江南》第二首“多少泪,断脸复横颐”。这泪流得纵横满面,难止难歇。后主入宋后,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用这首词印证,可见真实。李煜这首小词,从流泪始,到断肠终,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暗描江山易改,“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 ”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渔父》又: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常自诩“隐士”,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以下两首是他的经典!
  李煜《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作上片采用倒叙手法,从午夜梦醒落笔,交代词作的时间与环境,是一个凄凉的暮春雨夜,在这样的雨夜醒来,作者感觉到异常的凄凉与寂寞。而这种心境委婉的借助两个动作表达出来:听雨声,披罗衾。经常鉴赏诗词的朋友大概都能了解,雨,这个意象在许多作品中都传递一种迷离而哀伤的愁绪。最经典的就如秦观的这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本词中,雨更是愁绪的载体,“潺潺”形容雨声。引自唐代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诗:“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潺潺二字既形象的描绘出雨丝飘落的情景,也暗指愁绪的连绵不绝。下句,春意,指春天的气象。出自南朝梁江淹《卧疾愁别刘长史》诗:“始怀未回叹,春意秋方惊。” 宋 陈师道《绝句》:“丁宁鸟语传春意, 白下 门东第几家?” 郭小川《春暖花开》诗:“春天来了,处处有春意。”阑珊,即残,将尽的意思。意出宋 贺铸《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春意阑珊即是春天即将过去,雨夜,暮春,也就极大的触发了作者的愁绪,而因为“这种哀愁的密集、不断绝”所以,让他盟生“寒意”,这种“寒”既是身体上真实的感觉,也是心上的一种悲凉。从梦里醒来,心境是如此凄楚,从而更加贪恋梦里的景象。梦里什么情景呢?梦里自己不是此处的囚徒,还是往日的一国之君,依旧享受着人间的一切荣华富贵。这样梦里梦外的欢乐与凄凉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表现了当下的悲凉。这种对比,其实也是作者今夕处境的强烈对比。也暗合照应了下片“天上人间”的对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一个“莫”字,把作者凄楚的心境表达的形象而曲折。想念故国,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很想凭栏眺望,急于看见的,但因为作者此时的特殊境遇,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他别说此时不能重回故国,就是能够返回,他又以什么面目去面对自己曾经的先祖与臣民?还是不看了,看了只是徒增伤感与愧疚罢了。“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化用李商隐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故国,对于李煜而言,就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被囚之后,无论他如何追悔,如何的留恋,历史的车轮都不会再把他送回到南唐的缱绻旧梦里。过去的欢情,就如眼前的流水落花一样,一去不返。“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句也照应前面的“春意阑珊”,寓意春去无痕,而结句“天上人间”再次暗合上片中梦外梦里的境遇对比,突出表达今非昔比的无奈与凄怆。
  整首词作,运用明喻、暗喻,前后照应、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将眼前实景、梦里欢情,身体感觉,心理凄苦等各种微妙复杂的情感体验交织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唏嘘,思忖再三。让我们不由得对这个亡国之君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与悲悯。

  • 古代诗人李煜详细介绍
  • 答: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圣,作品千古流传。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

  • 李煜生平简介
  • 答: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 介绍一下南唐后主李煜
  • 答:李煜(937~978) 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中主 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38岁时,宋师长驱渡江,迫围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南唐在中主后期,已...

  • 李煜详细生平
  • 答: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祖父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 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李煜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出众,...

  • 求李煜的所有诗词及背景
  • 答:最后,如果想知道再详细的,推荐你去看一下作家李阳写的<金缕鞋>,描写的正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写的不错喔,这个作者的的代表作还有<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等作品,就是最后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那两个,里面对李煜的作品和出处写的都很有趣味兴.而且虽然是小说,但算是较尊重史实,比你去读史要有趣多...

  • 南唐后主李煜生前有着怎样的生活?令人羡慕却又为人所不齿
  • 答:《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正是因为这首词里面思念故国之情太过感人肺腑,以致宋太宗赵光义闻之大怒,命人赐其牵机药酒将其毒死。公元978年的乞巧节李煜结束了他阶下囚的悲惨生活,走完了他41年来颇具传奇色彩,又极具缘巧合的一生,这一天恰巧也是他的生日。那么他生前有着怎样的生活为人所称羡又为人所不齿...

  • 李煜写虞美人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 答: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以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词作以反映自己帝王、宫廷生活为主。被俘后,词作抒发亡国之痛,及其对屈辱的囚徙生活的愤懑、感伤,有动人的艺术力量。【背景材料】:《虞美人》是...

  • 南唐后主李煜
  • 答: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 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哀愁?
  • 答:二、爱好之愁 南唐后主李煜原本是典型的文艺青年,自幼柔弱尚文,兼之在南唐深宫中长大,偏好声色。沉醉于文艺的道路上,极有禀赋的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音晓律。擅行书,全错刀法,笔力遒劲,如寒松霜竹,又因偏好大写,笔峰挥洒如意,亦称撮襟书。代表作有《升元帖》等。工于竹画,...

  • 李煜渔父内容手法分析 南唐后主李煜号什么
  • 答:南唐李后主李煜,一生在政治的硝烟中流离。他善诗词歌赋,且几乎样样精通,可谓一个艺术天才。也许天妒英才,早早的就死了,但也为后世留下来精彩绝伦的诗词。很多人说起李煜,就知道虞美人,浪淘沙之类的,李煜有两首词叫《渔父》,虽然似乎没有前者有名气,但也非庸俗之作。《渔父》这首词,最早写...

    李煜出生在何处?: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莲峰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

    望江南 李煜 的译文 注释 背景及赏析 - : 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作者简介】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在位17年.降宋后,被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文...

    关于李煜的作品 - : 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虽然留下的词作数量不多,但一千余年来却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而作为人君的李煜和作为词人的李煜,其帝王生涯的得失成败和艺术生命的历程也一直成为人们颇有争议的话题.历代...

    李煜的命运如何 - : 李煜的一声极为坎坷,可以说是命运捉弄了他,可是正是这样一个人却从不为命运所屈服.他努力的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哪怕是在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之后,他也没有想要就这样结束生命.他用自...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历史`` - : 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南唐后主李煜是怎么死的、主要作品与简洁 - : 李煜(937_978)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继位,在位15年,宋开宝7年城破被俘.太平兴国3年978年七夕他42岁生日.被宋太宗毒死.

    相关主题

  • 李煜十首巅峰之作
  • 李煜《虞美人》
  • 《沁园春雪》原文
  • 李煜《相见欢》
  • 李煜的10首代表作
  • 李煜《浪淘沙》
  • 李煜《浪淘沙》全文
  • 李煜《长相思》
  • 李煜《蝶恋花》
  • 李煜图片
  • 李煜的背景资料
  • 李煜代表作十首
  • 皇帝诗人李煜
  • 李煜简介及人生经历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原创,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水果健康网